TJU FEATURES-CULTURE
天大故事-文化故事
做“实事求是”的工程师
2025-03-27 14:19  

(作者/茅以升)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历史最悠久的就是北洋,因此社会上给北洋加上一个尊称,叫做“老北洋”。它的确是“老”,然而并不落伍。北洋如何能“老”而“前进”呢,就是因为北洋有校训“实事求是”,而这4个字就是前进的表示。教员是“实事求是”的,学生是“实事求是”的,校友是“实事求是”的,因而促进了学校的进步。

为什么“实事求是”是前进的表示呢?

“实事求是”的第一个意义,说明了学工程的人及做工作的人应有的态度及作风。“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内部联系的规律性,也就是真理,我们要从四周的事物来了解事物内部的规律,这就是“求是”。

“实事求是”的第二个意义,说明了工作的任务尤其是学工程的人的任务,即:工程师要能够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这也是我们《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教育方法。因此,各大学现在的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一致。

“实事求是”的第三个意义,是强调“理论”,即“实事”里一定要“求是”。理论的重要性学科学的人都知道,科学的发达及工程的进步,都是理论推动的结果,若没有正确的理论,科学不会发达到今天这种程度。

“实事求是”的第四个意义,是重视“实践”,就是要在“实事”里“求是”。很多的理论是以实际为根据的,如牛顿“力学定律”,绝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实验中得出来的。

“实事求是”的第五个意义,是要求理论与实际结合,就是将“是”的“实事”与“实事”的“是”统一起来。实践可以验证理论,提高理论水平;理论可以预测实际,扩大实践范围。

如何能做到理论与实践一致呢?如何能“实事求是”呢?这里有两个主要的方法:一是要劳动。劳动是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的、不间断的。劳动是创造的资本,而且是科学性、积极性的资本。二是要学习。“学”是为了理论,“习”是为了实践,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一致,才能叫学习。

诸位都知道,新中国的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大家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及作风来完成“实事求是”的任务。北洋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学校,诸位在校中做“实事求是”的学生,将来一定做“实事求是”的工程师。我预祝各位在新中国建设中都做光荣的“实事求是”的工程师。

(作者:1928~1930年任北洋工学院院长,1946~1948年任北洋大学校长。本文节选自《天津工程》1950年10月第5期)

做“实事求是”的工程师
2025-03-27 14:19  

(作者/茅以升)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历史最悠久的就是北洋,因此社会上给北洋加上一个尊称,叫做“老北洋”。它的确是“老”,然而并不落伍。北洋如何能“老”而“前进”呢,就是因为北洋有校训“实事求是”,而这4个字就是前进的表示。教员是“实事求是”的,学生是“实事求是”的,校友是“实事求是”的,因而促进了学校的进步。

为什么“实事求是”是前进的表示呢?

“实事求是”的第一个意义,说明了学工程的人及做工作的人应有的态度及作风。“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内部联系的规律性,也就是真理,我们要从四周的事物来了解事物内部的规律,这就是“求是”。

“实事求是”的第二个意义,说明了工作的任务尤其是学工程的人的任务,即:工程师要能够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这也是我们《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教育方法。因此,各大学现在的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一致。

“实事求是”的第三个意义,是强调“理论”,即“实事”里一定要“求是”。理论的重要性学科学的人都知道,科学的发达及工程的进步,都是理论推动的结果,若没有正确的理论,科学不会发达到今天这种程度。

“实事求是”的第四个意义,是重视“实践”,就是要在“实事”里“求是”。很多的理论是以实际为根据的,如牛顿“力学定律”,绝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实验中得出来的。

“实事求是”的第五个意义,是要求理论与实际结合,就是将“是”的“实事”与“实事”的“是”统一起来。实践可以验证理论,提高理论水平;理论可以预测实际,扩大实践范围。

如何能做到理论与实践一致呢?如何能“实事求是”呢?这里有两个主要的方法:一是要劳动。劳动是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的、不间断的。劳动是创造的资本,而且是科学性、积极性的资本。二是要学习。“学”是为了理论,“习”是为了实践,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一致,才能叫学习。

诸位都知道,新中国的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大家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及作风来完成“实事求是”的任务。北洋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学校,诸位在校中做“实事求是”的学生,将来一定做“实事求是”的工程师。我预祝各位在新中国建设中都做光荣的“实事求是”的工程师。

(作者:1928~1930年任北洋工学院院长,1946~1948年任北洋大学校长。本文节选自《天津工程》1950年10月第5期)

津ICP备05004358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