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迎接130周年校庆,新闻网开设【百卅荣光】专栏,旨在展现天大130年来在办学探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光荣历程与历史贡献,将校史变迁和天大当下发展形成对照,传承兴学强国的校史文化血脉,振奋广大师生校友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而奋斗的精神斗志。本期带大家走近国际化示范学院建设的引路人冯翠玲老师。
成立于2000年的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简称“药学院”)是首批入选国家教育部、外专局“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的学院之一,院长由外籍人士担任,近90%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从建院起,中外多元文化的冲撞、融通就成为一道现实难题。冯翠玲自2003年至2021年历任天津大学药学院的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她作为“本土书记”,在近二十年中配合两任“外籍院长”承担起学院国际化示范建设的重任,以坚强的政治定力和创新的思路举措,做好学院国际化建设的引路人。

以柔克刚,破冰起航
药学院是一片“中西合璧”的特区,冯翠玲多年来始终探索如何在国际化学院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她换位思考,求同存异,以柔克刚,既坚持原则又注意方法,在处理难题时兼顾“硬”的政策杠杆和“软”的思想工作艺术,使党政的工作协调发展。她坚持开拓创新,积极营造开放、包容、自主、和谐的氛围,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她勇于担当,不辞劳苦,想方设法推动学院的工作,用高效的执行力让学院的改革决策“落地”。
冯翠玲以扎实的工作赢取了两任外籍院长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尊重。首任院长赵康说:“冯翠玲真正把天津大学、药学院和学生放在第一位,居于个人利益之上,执着而富有激情。从她身上,我们看见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风格。”杰伊·西格尔院长说:“共产党的书记很重要,她是我的忠实的合作伙伴!”她为学院发展扫除了观念上的冲突和障碍,让西方先进的治学理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软着陆”“落地安家”,为学院十多年平稳发展指引方向、保驾护航。
至公至纯,爱岗敬业
冯翠玲处事公道,心系师生,“想师生所想,帮师生所需”是她的工作理念。冯翠玲办公室的门总是开着,无论教师、学生乃至离开药学院者,都能推门就进,因为大家深知,在药学院,“有困难找书记”。
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秉公办事,同时不断自我提升。为了与外籍院长及师生沟通交流,她46岁从零基础起步开始自学英语。为了贴近师生,她跟比自己年轻20岁的辅导员们一起报考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一次性通过全部考试科目。她主持教师年终绩效考核、实验室以及学院资源的合理分配,让人心服口服。她帮助引进人才解决安家落户、子女入学问题,让专家人才留得住、干得顺心。
对于学生,她始终坚持“不放弃、不抛弃”和“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加倍关心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濒于“掉队”的学生,学生们把她看作“知心妈妈”“职业领航人”。每年都会有很多毕业生返校看望她,那个时候,她脸上洋溢着最幸福的微笑。
有人说“没有冯翠玲,就没有药学院的今天,她是学院的灵魂”,这是大家的共同心声。
春蚕吐丝,春风化雨
2017年10月,冯翠玲作为十九大党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她感到无比震撼,心中感触无以言表!会议期间,冯翠玲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定要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党的声音传递给更多人。几天的会期中,她把厚厚的一本大会笔记记得密密麻麻,十九大期间就接受了数场宣讲预约,回到天津邀约电话更是一个接一个。她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宣讲十九大精神的路上,累计宣讲60余场,分文不取。
2019年,冯翠玲应邀登上巡游花车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提及这段难忘的经历,冯翠玲难掩激动。“首先是自豪,特别自豪!为祖国的强盛自豪。当我看到一辆辆高科技炫目的花车时,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新中国成立70年,我们的祖国从满目疮痍走向繁荣昌盛,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站在‘从严治党’花车上,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集中力量干大事,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的生活,制度自信油然而生。我很幸运,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能够参加新中国建国70年的庆典,我感到无上荣光,这是我一生的荣耀!在荣耀的同时,我更深切地感受到的是责任。70年,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奇迹是干出来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使命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努力,再努力,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冯翠玲又以一名基层党代表的身份列席了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分组交流发言中,冯翠玲代表天津大学的退休党员教师转达心声:“我们党走到今天不容易,如果没有习近平总书记,没有从严治党,共产党不会像今天这样自信,不会像今天这样受到人民的拥护。”“我们的党能够产生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杰出的、成熟的领袖很不容易,这是老百姓的福气。”回到学校后,冯翠玲又一次奔走在宣讲的路上,第一时间把党的声音传达给更多的人……
迎着困难上,见了荣誉让。作为一位基层党务工作者,她真抓实干,亲力亲为,既秉持原则,又务实创新,用扎实的工作业绩抒写劳模精神;她处事公道,秉公办事,用春风化雨、甘于奉献的实际行动践行党员责任;她坚守一线,带队向前,用使命初心、倾情付出的作为担当筑牢国际化学院的安全防线。
今天,药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及学院全体教师正在共同努力,扎根中国大地探索国际化建设发展规律,让药学院以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更优化的师资队伍、更雄厚的科研实力、更现代的管理模式以及更多元的学院文化,活跃在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培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优秀药学人才,为本土高校探索国际化试点改革提供“天大智慧”和“天大力量”。